花菜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花菜类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何处才是中国大豆产业的绝处逢生地铁木属

发布时间:2020-10-18 20:03:37 阅读: 来源:花菜类厂家

何处才是中国大豆产业的绝处逢生地?

全国消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一段虚竹破解逍遥子的“珍珑劫”棋局的情节,说的是在棋局胶着不开、没有出路的时候,其实自闭“气眼”先死一片棋子,反而腾出更大空间,可以重新进行拼抢争夺。

现在的中国大豆产业格局,同样到了珍珑劫的地步——甚至连政府的一项惠农政策与真金白银都反而陷入更大的麻烦之中。中国大豆产业需要更全面深刻地通盘思考,也到了进行“战略转身”的时刻。

中国大豆面临二次洗牌

2004年中国大豆产业美国采购风波,导致随后一年里中国1000家规模以上大豆压榨企业被压缩到90家,其中64家被外资控制,占据中国榨油总量份额的85%。可谓中国大豆产业布局剧变的第一次洗牌。

自2006年起,进口大豆逐年上涨,由2006年的2600万吨,猛增到2008年的3744万吨。2009年第一季度进口大豆达1015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40%左右,预计全年进口将达到4100万吨。

而目前,大豆产业第二次洗牌的序幕拉开。国家2008年制定的对黑龙江大豆的收储计划遭遇尴尬局面:一方面是2008年黑龙江的大豆丰收,国家出台保护性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一方面,黑龙江豆油压榨企业收不到黑龙江产大豆,一季度68家规模以上榨油企业普遍处于半停产状态,榨油企业称公司盈亏平衡点的大豆收进价格最高为1.65元/ 斤。

在这种情况下,5月中旬,包装油企业集体涨价10%,成品食用油的批发价与终端零售价全面提高。

作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油消费阵地的哈尔滨,据超市人员称,转基因豆油的销售份额已经从过去的20%上升到60%,九三油脂哈尔滨销售公司人员也承认,九三的份额已经从过去的80%下降到30%左右。

更为离奇的是,保护农民的收购价格也没有让农民得到实惠。央视的报道显示,农民自己送豆到中储粮仓库根本排不上队,用于等待的时间把微薄的利润又吃回去,所以农民只能接受上门收豆的“豆商”以比国家收购价低20% 左右的价格卖出,农民还是没有得到国家保护的利益。

中储粮吃进的700多万吨大豆,全面爆仓,中储粮每收购1吨大豆,将从财政获得50元的收购补贴和120元的保管轮换补贴,这样按700万吨计算,补贴中储粮的费用为11.9亿元。但是,中储粮以3700元/吨收进来的大豆,面对3000元/吨的进口大豆,怎么出得了仓库?卖给谁或者补贴送给谁?如果按照3200元/吨价格卖出,国家将补贴35亿元,这个谁来埋单?谁受益?这700多万吨大豆的去向与成交价格已成为2009年中国大豆迷局里的最大悬念。

再看国内粮油市场的两大巨头:中粮与丰益国际,三四月间,一个在泰州港新建两个4万吨码头,年吞吐量为130万吨;中粮则投资40亿在天津临港工业区兴建600万吨级粮油综合基地——显然,这些为消化即将增加的进口大豆货量做好了准备。

九三集团,号称黑龙江大豆的最后堡垒,已经无法守住非转基因大豆油唯一的消费市场——东北,集团在黑龙江的榨油工厂处于半停产的亏损状态,而在沿海的榨油工厂利润却都比去年翻番增长。奥秘不是品牌有多好或者经营能力强,而是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价格的落差。

政策扶持“脱靶”始料不及

为什么政策扶持解困大豆危局未显成效,反而使产业不平衡加剧?

首先,保护性大豆收储计划考虑了豆农的利益,却没有考虑东北大豆榨油企业的利益。东北榨油企业没有了,政府保护的豆农种出的大豆给谁呢?其次,选择中储粮作为东北大豆的唯一收储,实际上是“与企抢粮”,中储粮收了东北总产量800万吨大豆里的700万吨大豆,剩下100多万吨让东北100家榨油企业去抢,把东北榨油企业挤入困境。

第三,本次保护大豆价格与国际市场到岸价格相差近700元/吨,按照700万吨的保护规模也就是需花费49亿元的政府补贴,那么算上中储粮的执行费用,总共是60.9亿元。而中储粮不过是一个中间中转仓,如果将700万吨里的200万或300万吨转为由东北大豆榨油企业收购,政府可以减少“执行”费用补贴3.4亿或5.1亿元,而东北榨油企业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无豆可榨了。同时,只要规定企业必须直接接受豆农送豆,违者不予补贴,至少也会减少农民得不到收购价的实惠、被豆贩子盘剥的情况。

中国非转基因大豆是一个整体的产业链,政策保护对加工产业和豆农同样需要有所考虑,并且把保护落到实处,否则加工产业链的断裂可能意味着本土大豆产业的倾覆。

日本对神户牛、韩国对本土牛肉等都无不举行业及政府之力悉心保护,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是宝贵的食品产业资源,应得到有力的政策扶持,避免被跨国转基因利益集团摧毁。

“珍珑劫”围局已成势

国际大豆价格与产量构成对中国政府大豆政策存在“杀多陷阱”(即使排除阴谋论,市场的实际也是如此)。东北非转基因大豆油消费市场如果消失,那么非转基因大豆产量将以2009年为分水岭,更进一步进入下降通道。按照现在的趋势可能有50%的萎缩量。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量1:2.5的差距可能在2009年后变为1:5,而东北非转基因大豆的减少或者被转基因占领,将使中国大豆产业陷入积重难返之困境。

转基因大豆进入中国的所有障碍都已经拆除,中粮成为最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企业,九三等中小榨油企业也暗渡陈仓,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能与转基因进行抗争的力量已经没有了。食用油在大豆价格明显走低的情况下涨价,已经显现出行业垄断格局形成后的价格操纵苗头。

流于情绪化的阴谋论或控诉跨国粮商与美国的补贴政策是无济于事的,最终市场的问题需要市场解决。

但是大豆收储政策的重金“救市”,设计上与操作上没有充分结合产业实际,目前未达到立竿见影效果。而跨国粮商和榨油企业则利用了我国大豆产业的薄弱环节,一路高歌猛进。

破解困局长短策

怎样跨过中国大豆产业眼前的这道“坎”?欧盟、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均有农业补贴与交易门槛,解决大豆问题上不能听任所谓“自由市场”调节。

根本的问题是,中国政府补贴应该给谁?

按照国际惯例是应该给豆农的,但中国企业的实际表明,油脂企业与豆农都是襁褓中的婴儿,而且是连体婴儿,如果一个断了气,另外一个也活不了多久。

第二个问题是中储粮的定位。中储粮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还是国家储备与粮食安全的保卫者,而不能成为与企争利、夺企口粮的战略杀手。

第三,非转基因企业最需要成立的是“消费者教育联盟”,也就是每年拿出3亿元甚至更多资金进行非转基因大豆好处的宣传,这难道不比500亿元市场的毁灭更有价值与紧迫性吗?

说到底,谁来保护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产业,不是政府,是市场——是消费者意识的觉醒、消费行为的改变,是媒体的公正报道,是大量非转基因食品捍卫者的不懈努力与“声音”。

近期来说,需要政府及东北油脂企业紧急采取以下“止血”举措:行政手段严令禁止转基因大豆进入东北;从中储粮中按照东北油脂企业的现有加工能力进行“平价” 非转基因大豆的供给,保证东北油脂企业的正常生产、定价及销售;禁止转基因食用油品牌进行“低价”促销,违者对其进行不正当竞争调查,给东北大豆品牌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将非价格诱惑选择的主导权交给消费者。

长远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中国大豆行业成立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组织,专门进行非转基因大豆的消费者教育、传播、品牌孵化。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设立“中国绿色大豆”期货品种,对东北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进行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避险运作,推动“中国绿色大豆”成为世界非转基因大豆的主要品种。中国政府参照美国政府做法,对非转基因豆农实行保价收购,收购主体应多元化,按照国家战略储备目标在中储粮、非转基因油脂企业间合理安排收购配额,使国际储备安全、企业正常运行、豆农顺畅交易,三方得利。同时也要加大在非转基因大豆品种上的研发、分销、技术指导,将东北非转基因大豆真正打造成高品质绿色大豆的代名词。

受困中的东北大豆企业似乎也应反思一下,每年到底有多少市场营销费用是用于对消费者的宣传?到底在品牌建设上应该进行怎样的投入?为什么一个几十亿规模的企业却没有去建立差异化的品牌来保护自己?市场法则从来都是恃强凌弱,只有堵住薄弱点,加强实力,才能走出危机。

郑州脑科医生在线咨询

治疗少儿癫痫正规医院有哪些

哈尔滨治疗脱发专科医院有哪些

兰州治不孕症医院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