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菜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花菜类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互联网巨头觊觎生活支付场景

发布时间:2020-06-29 16:34:50 阅读: 来源:花菜类厂家

张常春/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

嘀嘀打车2月12日公布了首轮双向补贴打车活动的战绩:首轮活动的一个月,用户数突破4000万,较活动前增长一倍。这份成绩单公布时点比较微妙,即在嘀嘀打车宣布降低补贴力度的一天后。

业界人士预计,嘀嘀打车此轮“降温”之举表明补贴活动已达到揽客目的。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这两款手机应用软件背靠腾讯、阿里两大巨头,正以烧钱圈地方式跻身打车软件第一梯队,急剧挤压了其他竞争者的生存空间。资本对于建立本地生活服务支付场景的野心不减。

烧钱+吞并

在快的打车看来,嘀嘀打车所谓的第二轮活动是一种变相“掉队”,因为第二轮的优惠力度只有首轮的一半,司机与乘客到手的返现额度由10元剧降为5元。对此,快的打车反应可谓火速,发出声明强调“快的打车补贴活动仍继续”,保持由1月20日开始的乘客端每次打车补贴10元,司机端补贴15元。

业内人士表示,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互为对方首席劲敌,两者揽客路径可以说野蛮而直接—就是补贴钱。

在这场号称“请全国人民打车”的活动里,腾讯、阿里两大巨头共投入了9亿元的真金白银。“打车应用在国内处于烧钱阶段,用户在这一领域的选择对象、支付入口几乎都以谁家补贴力度大来决定。”深圳同洲电子(002052,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支付业务总经理张英杰表示。

大规模的返利为两大巨头带来巨大客户增量。快的打车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补贴活动期间快的打车全国日均订单量为128万笔,单日最高订单量162万笔,突破了成立8个月的总订单量。其中,使用支付宝钱包付车费的日订单数最高突破60万笔。

而嘀嘀打车2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春节7天,嘀嘀打车全国单日订单数突破100万笔,7天平均日增幅约10%,其中微信支付订单比例为68%。

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烧钱的底气,源于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的供血。

去年4月,快的打车获得阿里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去年5月,支付宝钱包进驻快的打车;去年11月,阿里再次跟投近一亿美元。

腾讯则参与了嘀嘀打车B轮和C轮的融资,今年1月初来自腾讯和中信产业基金的共1亿美元C轮融资到手后,嘀嘀打车宣布该应用的客户端实现微信支付功能。

为了保证自身市场规模优势,两大打车应用还在加速吞并其他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玩家。去年11月快的打车兼并大黄蜂(另一家市场份额靠前的打车应用)。日前,有知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嘀嘀打车联合腾讯已摸底摇摇招车,上半年即可完成并购。

巨头抢占打车市场,不但烧钱,还玩吞并。这两招效果明显—不到一年,打车软件由最初的30多家野蛮竞争到现在的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两大巨头手中,寡头垄断格局渐显。

觊觎更多生活支付场景

除了打车应用,阿里、腾讯的触角还伸向在线旅游搜索引擎、LBS(地理定位服务)、街景地图、点餐外卖。

把巨头挥金争夺的点串联起来,不难窥出阿里、腾讯正在编制一张网络,将基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衍生出来的商业机会一网打尽。阿里、腾讯之所以特别舍得在打车应用上“烧钱”,无非是因为打车应用完美契合了城市出行的刚性需求、使用频率高且完美嵌入移动支付功能。

“打车应用是个饵,将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培育起来,进而让他们为更多的生活服务付费才是真正的大鱼。”张英杰说。

这与快的打车营销副总裁李敏的说法不谋而合。李敏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很多人关心打车应用的盈利模式。其实打车应用是我们渗透用户本地生活服务的绝佳工具,它能为将来更多的O2O(线上至线下)服务提供接口,比如快递、餐饮、休闲等生活服务。”

李敏介绍道,用户在使用打车应用中所积累的打车路径轨迹的数据是有意义的:一个用户经常去某些地方,以这些地方为坐标,就可以进行生活服务推荐,这个时候就可以吸引相应的商家进行精准广告投放;同时,其他互联网巨头也可以购买这些数据用于其他的移动业务布局,这又是一个可预见的盈利来源。

除此以外,打车应用累积的包括行车路线、车辆运载情况在内的信息流也有很大的盈利潜能,“打个比方,有一些出租车,它也许只搭载了一个乘客,尚还有运载能力。那么,在与乘客出发地和目的地匹配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让出租车兼顾同城物流的任务。”李敏说,“我们就可以凭借我们的车载信息、客运信息来和快递公司合作,把城际物流的网络扩散,将运力的效率最大化,发掘新的产业机会。”

成都模特礼仪公司

成都广告执行

成都广告策划公司

成都活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