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菜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花菜类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李沧东诗意的新起点-【zixun】

发布时间:2021-10-12 19:46:50 阅读: 来源:花菜类厂家

在这部震动戛纳的影片中

李沧东改变了以往清冷的基调

积压许久的情感以光和热的意象绽放

《燃烧》成为了李沧东诗意的新起点

作家出身的李沧东绝对算不上一位高产的导演,十数年来,只有寥寥几部作品问世,但每一部都沉淀为韩国影史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们拥有着浓郁的文人气息,散发着韩国电影并不常见的诗意情怀,共同构成了李沧东绵长的影像组诗……

李沧东的诗是绿色的。

莫东在复员时的列车上憧憬新的生活,车窗外的田野一派生机,阳光拂面。他看到了前方的女人,和他共同沐浴阳光,那场景如梦似幻。

《绿鱼》

李沧东利用列车,优雅而自然地创造了一种寓言式场景,列车象征着世俗,他和女人不约而同,探身车外,那是一种脱俗的渴望,也暗示着他们可能灵魂相通。另一方面,生活的洪流中,他在行进,女人也在行进,那是他永远也追不上的前方。

新的生活扑面而来,绿色的军装昭示着莫东清新的生命力和改造生活的意志,那种绿色既是一种基调,也是一种尊严。然而出场不久,这种尊严就在一群流氓的拳打脚踢中,轰然倒塌。真实的生活给了梦想一个野蛮的下马威。

暴雨之中,杀了人的莫东在电话亭中神经质地倾诉,渴望从哥哥那里找到慰藉。生死关头,他发现这一生唯一值得回忆的,就是儿时桥下的那条“绿鱼”。

绿色本来代表生机,但当它与“鱼”结合之后,便成了一种虚无缥缈的存在。莫东的一生,何尝不是在追逐着乌有之物。

抑或莫东就是那条绿色的鱼,逃离世俗,游向虚幻之海。

《薄荷糖》层层包裹,既是甜的,也散发着绿色的清香。李沧东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颓废、暴戾、麻木、无赖,如丧家犬一般的中年男人,随后,像融掉一颗薄荷糖一般,层层剥开他的过往,原来,这令人憎恶皮囊的核心,也是一颗薄荷糖,这个男人回忆的最深处,也有着清凉、纯洁的秘密。

《薄荷糖》

薄荷糖散落一地,严酷的现实击碎了金永浩敏感柔和的灵魂,在卡车上,他堙没在消融个体的军绿色中,望着心上人被抛在身后,越来越远。

而在一切开始的地方,在郁郁葱葱的河岸,刚走出校园的金永浩似乎拥有一切,恍惚间,他离开人群,离开心上人,独自躺在树下,这里是他的起点,却也是他永远的归宿。

66岁的美子静坐于树下,努力领悟着叶子与阳光的私语,在农田间漫步,她忘记了世俗的包袱,却意外地参透了《诗》的奥妙,她无功而返,却在精神上盈满而归。

绿色是生命,有时也昭示着死亡。

《诗》

李沧东的诗关于时间。时间不断行驶,终点与起点,轮回。

莫东的黑白相片,沉淀着他曾经的故乡,他要弥合破碎、萎顿的家庭,他要重建幸福时光。

一切结束之后,故乡从照片上活了起来,家人重聚,梦想成真,然而莫东却与这些再无关系。在莫东的生命中,时间缺席了,而在时光中,莫东永远地缺席了。

《绿鱼》

《薄荷糖》中的时间,是一个首尾并未重合的圆环,绝望和希望交替等待彼此,中年金永浩立于铁轨,张开双臂,“我希望重头来过!”,阻挡时光的列车,如螳臂当车。

李沧东的诗中,时间是自由的,逝去的人,以某种方式回归,列车沿着轨道回溯,起点,终点,未来与曾经,河流安静流淌,跨过生与死,逝者与未亡人,少女与年迈的女人,相遇,彼此倾听。时间的尽头,人类的灵魂千流入海。

《薄荷糖》

阳光包裹着时间,在角落里安静地发酵,那里的生活,称作《密阳》。申爱有着悲伤的过去,她丢掉过去的方式,是躲进过去的过去。她带着孩子来到了亡夫的故里,小城密阳。然而这里的时光与外面并无两样,伤痛在这里延续,而且变本加厉。

角落的阳光里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初来的申爱思考。

阳光里什么都没有,失去儿子的申爱回答。

李沧东却在结尾缓缓道出:阳光里没有秘密,只有时光,时光就是最大的秘密。

《密阳》

美子的时间正从身体里流逝,她想写诗,但词语正在纷纷离去。她在遗忘之海中挣扎,想要最后抓住些什么,她感受着树下与田间的时光,她听到它在潺潺流动,她想发现生活的美好,却体验到生命之卑微,然而也正是那一刻,她获得了自由。

李沧东告诉美子,诗与词语无关,当你超越生死,当你忽略了时间,当喧嚣在你面前安静,当你读懂卑微的生命,那一刻,词语自然流出,它们从未远去,因为你无法遗忘生命之诗。

《诗》

李沧东的诗也关乎味道,《绿鱼》中,“鸡”成为一个重要的意象,莫东复员回家,发现自己的哥哥以卖鸡蛋为生,“鸡蛋”营造了一层戏谑的含义,在莫东眼中,“卖鸡蛋者”这一身份颇让他自惭形秽,与他的雄心壮志相差万里,哥哥在叫卖时小丑式的夸张,也令他十分难堪。

普通人在讨生活时的那种自轻自贱,以一种喜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之后的场景中,这种喜感更是演化成了一种荒诞和疯狂。

哥哥超速被警察罚款,在其耍赖式的求情后,警察决定接受贿赂,但尴尬的是,这种不光彩的事情还需要警察找回零钱,在被警察欺骗之后,哥哥居然公然追逐警车,用喇叭大张旗鼓地要求警察“还钱”。

警察的受贿、对小贩的盘剥以及小贩反过头来对警察的捉弄,已经形象地展示了权威的崩塌和整个社会信仰的混乱,另一方面,“鸡蛋”也隐喻着底层人群的社会境况,他们生产鸡蛋,而住在高档小区的富人们以及代表公权力的警察分食这些鸡蛋,这便形象地揭示了那条被城市文明隐藏起来的食物链。

影片结尾时“鸡”的涵义是对“鸡蛋”意象的进一步升华,已经去世的莫东与那只鸡之间有了某种神秘的联系,以他为代表的理想青年似乎比一般的底层百姓境遇更惨,他们不仅要为文明的升级换代无偿地奉献“鸡蛋”,甚至自身还要成为社会发展的祭祀品,他的家人和已步入上流社会的黑道大哥合力围捕、绞杀了他,有人吃掉了他的肉,有人以此赚到了钱。

在一个大全景中,远处现代化的都市与镜头前莫东家的小餐馆融洽共存,现代与传统的巨流经过一阵混乱的冲突后,最终达成了和解。只是眼前这和谐之厦,却是以无数无名的坟冢为地基的。

鸡蛋和鸡传递出一股血腥味儿,昭示着一部关于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当代神话。

《薄荷糖》的味道是清爽甜蜜的,它既是金永浩和初恋情人的回忆,也代表着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一点柔软,那一点尊严,那一点希望。

影片开场不久,当中年金永浩见到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初恋时,唯一超越语言、能够沟通彼此的东西,便是一颗清凉的薄荷糖,薄荷糖的白色与二人彼时凄凉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

一颗薄荷糖,成为了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李沧东引领观众沿着时间之河回溯,层层化开金永浩的往事。

如节拍器一般出现于段落间的、火车沿铁轨行驶的主观镜头,在视觉上营造了一种不断深入人物心灵的感觉。

在决定金永浩人生轨迹的那一天,女孩儿曾为他带去了一罐薄荷糖,但随着部队的紧急集合,糖罐被踢翻,薄荷糖散落一地,粗暴的军靴践踏着甜美的希望,寓意不言自明。

在回忆的源头,刚踏入社会的金永浩和女孩儿走在河岸上,四处郁郁葱葱,场景清凉而纯美,这种“味道”使观众与“薄荷糖”的意象建立了联系,金永浩灵魂的核心——也是这首成长之诗、国族历史之诗的起点及终点——就是一颗简单、质朴的薄荷糖。

味觉参与了视觉与听觉,一同构成了李沧东的诗。

它成为声画之外的感情暗流,无论是《密阳》中宗灿扔给申爱儿子的口香糖,还是《诗》中美子品尝的果实,都试图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一种味道。

《诗》中的果实是自然与生命的象征,美子通过品尝苹果和掉落田间的杏,初步体验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生与死的轮回,触发了写诗的灵感。

通过探寻自杀女孩儿的心灵,这种灵感得以最终爆发。在事发的河边,美子与已故去的、素未谋面的女孩儿产生了精神共鸣,李沧东暗示了美子与女孩儿相同的结局。

在同一条河里,她们殊途同归,在那一刻,美子超越了个体生命,触碰到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灵魂,自此,她也拥有了无限的生命,诗的本性,就是超越与自在。

而宇宙间最宏大玄奥的道理,就融汇在一颗不起眼的果实之中。那味道就是诗,那味道就是万物之理。

李沧东的诗是灰烬,是残骸。

在他的电影中,诗意就是《老人与海》中那条大鱼的骨架,鲨鱼群代表着现实,大鱼象征着人最初的梦想;诗意就是梦想被现实疯狂啃啮后,所剩下的东西,是无论多强大的现实都再也无法啃动、无法完全吞噬的东西。它既可怜,又高贵,既悲壮,又平和。

《绿鱼》里,现实毁灭了莫东的生命,他的灵魂如烟尘,飘洒在繁华世界的上空,他梦中的图景在他身后实现,诗意萎陷为记忆黑洞中残酷的秘密。

属于金永浩的梦想被现实一点点摧毁,当他从一个漂亮的青年变得落魄如蛆虫后,他所拥有的诗意,只剩下了薄荷糖和那一声在时光轨道上螳臂当车的呼号。

申爱与宗灿在讨论“密阳”这个名字的含义中,开启了二人的相遇。

申爱瞧不起宗灿在这个问题上的肤浅,但当丧子、失去信仰、精神崩溃等一系列打击过后,李沧东才含蓄地告诉她,宗灿其实才是真正懂得“密阳”涵义的人。

在最后的镜头里,始终不离不弃的宗灿在阳光下举着镜子,申爱望着镜中自己,剪下长发,一缕缕长发是前尘往事,是梦想的灰烬,它们飘落在地上的阳光之中。

角落里的阳光,就是申爱在不断败退后,最终守住的东西。阳光里,有她万念俱灰后的新的开始。

爱美的美子步入老年,身患不治之症,为了帮孙子解决麻烦,她不仅要到别人家做钟点工,还不惜牺牲肉体换取金钱。面对现实的围剿,美子从未放弃写诗的梦想,直至最后,她失去了所有,也告别了一切,以生命为代价,她换来了一首也许并未付诸文字的诗。那具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尸体,也许就是这首诗的灵魂,那是梦想的残骸,也是自由的扁舟。

从1997年至2010年,从《绿鱼》、《绿鱼》,到《绿洲》、《密阳》,再到《诗》,李沧东对诗意的描摹呈现出一种渐进式过程,不断地指向高远阔达的意境,在沉寂了八年之后,这种渐进在新作《燃烧》中,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酣畅表达。

在这部震动戛纳的影片中,李沧东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清冷的基调,积压许久的情感以光和热的意象绽放,《燃烧》仿佛成为了李沧东诗意的新起点。

如野火般的夕阳,燃烧的仓房,当下人类的困顿与迷茫、绝望与空虚,在躁动与干裂的现实空气中,焚烧出了更为壮观的精神废墟。

一条电影课 |《寂静之地》概念超赞也只能拿及格分

推荐 |“幕味儿”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人流手术后注意什么

试管婴儿怎么取精

TCT检查多少钱

云南做试管哪家医院成功率不错